2015/6/24 每日经济新闻
6月23日、24日晚,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,超过400多中国官员在华盛顿参加了第七轮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。
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对话是中美之间增加互信的重要管道,尤其在全球经济尚未彻底企稳、中美国内日渐微妙之时,站在理性的轨道上避免民粹主义,保持坦率的勾通、去同存异尤其重要。
中美在怎么样的基础与观念上对话,决定了对话能否取得成功。
中美对话有一定基础。近两百年以来,中西对话没有成功,当时还没有彻底转型到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,与大一统封闭的清王朝,最后通过战争解决勾通不畅的难题。而现在,中美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,在气候、经济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有达成共识的基础。
中美关系走向极端对谁都不利。2014年,中美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,投资存量超1200亿美元,均创历史纪录。两国人员往来430万人次,每17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,每天有1.7万人次往返于大洋两岸。中美经济总量占世界1/3、人口占世界1/4、贸易总量占世界1/5。
根据咨询公司“荣鼎集团”和非盈利机构“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”的一份最新调查,在2004年至2014年期间,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交易花费将近460亿美元,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过去五年中。不仅如此,中国目前的外资直接投资水平还只处于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资热潮的初期阶段。根据该报告估计,到2020年前,美国会收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,而中国所属公司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会增加到20万至40万个。
密切相关的两大经济体即使要切割,也将血肉模糊。谈判可以激烈,尖锐的争执并不意味着谈判的失败。
未来有多重激烈的谈判,这是国际商业的生存方式之一。在经济领域,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,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,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安全审核,乃至在中国两个市场同时上市的企业如何监管,都有极大的谈判空间。以BIT谈判为例,经过7年长跑,历经19轮谈判,只是船到江心。
商务部6月12日表示,中国和美国在最新一轮BIT谈判中,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,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,标志着谈判进入到新阶段。双边投资协定)谈判终于在今年3月完成文本谈判,进入负面清单谈判环节,并于近日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。
中美负面清单博弈并不顺利。美方指责中方所列的负面清单过长,内容宽泛,并给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准入上设置了障碍。中方则认为,美方在负面清单中列举的关键基础设施、重要技术、国家安全三项未作定义,并可能被中途叫停,给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。双方尊重现实各自作出最大的妥协,是进入自贸时代的钥匙。
中美关系并不平坦,《南华早报》发表美国学者文章指出,《皮尤全球态度调查》(PewGlobalAttitudes)(2013)发现,中美人民互不信任的程度正在增加。在美国,68%公众人士及80%专家和学者都视中国为美国的竞争对手,只有26%认为可以“信任”中国。中国受访民众当中66%受访者视美国为“竞争者”,15%认为美国是“敌人”。因此,中国民众中约有三分之二认为中美关系是一种“竞争”关系。相对于2010年时进行的调查,当时两国大多数民众对彼此看法仍然正面。在转折时刻守住底线,以理性对话解决问题,而不是被极端思维捏着鼻子走,让事情越走越糟。
双方的分歧可以通过坦率的对话解决,汪洋先生在《华尔街日报》上撰文指出,对话可以管控分歧,保留分歧,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.5%的汇率税。庆幸的是,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,避免了一场贸易战。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坦率,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。